福建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公布 重要成果在省博展出
2017-05-19 20:28:56??來源:東南網 責任編輯:孫靖 我來說兩句 |
分享到:
|
東南網5月19日訊(本網記者 陳靜) 應《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通知》(國發﹝2012﹞54號)要求,我省自2013年12月31日至2016年12月期間開展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。5月19日,福建省文物局舉辦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,并于當天舉行了開展儀式,公布了普查工作的相關結果。福建省文化廳黨組成員、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出席了開展儀式并做了重要講話。 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,本次展品共計100余件,包含石器、玉器、青銅、瓷器、金銀器等多種類型。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,來參觀的群眾將有幸親眼目睹我省可移動文物的部分精品,少數展品是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。 經普查,全省所轄國有可移動文物收藏單位共274家,以文物系統的博物館、紀念館為主。福建省共普查可移動文物469222件/套(769364件)。從文物類型來看,我省可移動文物資源是歷史文物與革命文物并重,文物年代從舊石器時代綿延至今,文物類型分布也呈現地域性特點,如閩西地區的革命文物、客家民俗文物以及閩南地區的僑史文物等,這也與福建區域歷史的發展歷程相互對應。本次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果以錢幣、瓷器、票據、古籍圖書、檔案文書等為主。按文物級別統計,珍貴文物共計92748件/套,數量占比19.77%;一般文物249432件/套,數量占比53.16%;未定級文物127042件/套,數量占比27.07%。 傅柒生局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這些文物見證了福建歷史文化發展和經濟社會變遷,彌足珍貴。下一步文博行業要適應新形勢,利用互聯網+轉型升級,拓展文博新領域,讓文物“走出去”,更好地服務大眾。 記者還從福建博物院了解到,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,省博將開展一系列展覽和公益活動,希望市民朋友能夠親臨省博,享受這一系列精心烹制的“文化大餐”。 |
相關閱讀: